文丨华新语 图丨网络 来源丨世界新语
ID:WorldNewVoice
前几天,媒体报道了一些关于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的新闻。与此同时,媒体更多地,报道了关于武汉红十字会的新闻,因而最近几天,我注意到,关于高福主任的新闻,并不多。
报道称高福在各类SCI国际刊物上发表了论文450余篇。我不像高福是海归,是院士,是国内国际知名专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发表SCI论文。
虽然我没有发表过,但我还是听说过,这个SCI论文是某些方面的硬指标,在业内,在学术领域内,是受到国内国际许多方面承认的。
一般的专家教授,如果每年能够发上一两篇SCI论文,那是非常算得上一项了不起的成果的。所以可想而知,写一篇SCI论文,是多么有挑战性的。我没有实际SCI论文发表经验,就说说自己唯一的一次,相比SCI (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论文,难度要低得多的,国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的经验吧。
那是1999年,我快要毕业前夕,根据老师要求,最好能够发表一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这样对毕业答辩的顺利通过,会更加有帮助。
好在当时,有些实际的项目在做,其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参与某飞机公司的一个弯管机仿真项目。因为生产飞机时,需要加工一些不规则的管子。不管哪种金属管子,需要用弯管机,把原料金属管,弯曲成需要的零件现状,可能是多维度的,极其不规则形状的。而在弯管机弯曲管子的时候,可能由于管子形状太复杂,弯过来,弯过去,最后可能管子碰触(学术称谓为“干涉”)到弯管机这个机床自己。所以,必须在弯管生产之前,对弯曲生产过程,会不会发生零件(被弯曲的管子)与机床(弯管机)发生干涉(碰触到一起,发生了生产事故),事先进行电脑模拟。
我是负责把弯管机机床,被弯曲的管子,弄成电脑三维实体造型,然后,根据传送过来的弯管生产过程数据,在电脑上,把管子被机床弯曲的整个过程,用三维动画的方式,给一点点模拟出来。如果发生了干涉(碰触到一起,发生了生产事故),那么,要显示出来红色的报警,提示说,这种预设的加工生产方式行不通,以便加工的人员,根据提示,再换另外的加工方式,最终使得管子要生产出来,而且弯曲过程,不发生干涉事故。这是个非常实际的项目,我们前面几届的老师们,搞出了二维的仿真程序,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得很好。到了我们负责的时候,必须结合当时电脑三维技术,把原有二维的弯管机仿真模拟,改造成三维立体的系统。
这个项目说起来也不太难。但是对于第一次上手的人来说,还是费了一番功夫的。这里就省略了。反正弄了几个月(还有其他项目占用时间),最后弄得像模像样了,自己也颇有些成就感。正好老师要求至少发一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于是我就以这个项目为基础,逼迫自己,去写人生第一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也是至今为止唯一的一篇。
因为第一次写,写了改,改了写,最后弄得差不多了,找老师给帮助看,帮助修改。到了毕业前几个月,终于差不多了,投稿到了自己大学主办的专业核心期刊上,被录用了。到我1999年3月份毕业,直到我毕业后5-6个月,1999年9月,那本期刊才印刷发行出来。我是1999下半年的时候,回到学校所在省份办事,顺便去代我保管的同学那里取了那本期刊(那时候通讯不方便,快递也没有,联络是BB机,手机还买不起)。因为是自己发表的唯一一篇论文,所以,从学校,到工作的某海滨城市,再到如今工作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那本发表了我唯一论文的期刊,我一直很好地保存着,换工作,租房子,换地方,搬了数次家,一直妥善地保存着。
我把可能涉及不必要信息的地方隐去了,这就是20年前我费了老鼻子劲才捣鼓出来的论文题目:所以,当我看到高福,多年来主持我国疾控工作,在百忙之中,作为中国疾控中心主任的高福,多年来坚持发表论文,而且在各类SCI国际刊物上,一共发表了450余篇论文,简直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计算论文写作工作量,那肯定是巨大的。我只一篇,还是国内核心期刊的,含金量远远低于,发表难度和期刊门槛要求与SCI相比,可以说是有天壤之别的,可以想象,450余篇SCI论文,如果让我来做项目,写论文,修改论文,发表论文,那么,就算按我当年的工作量,我前前后后可能花了非全职时间大约2-3个月在论文上,按照2-3月(部分时间)X 450 = 900 — 1350 月 = 80 — 120 年。
如果再考虑到,SCI论文的难度系数,可能是国内核心期刊的数倍,那么,就算是以2倍来计算,我就得花 160 - 240 年(部分时间)。
实际上,写论文,并非全职一天,24小时整个人扑上去,就可以刷刷刷写出来的。所以,就我个人的写论文经历来看,我不得不叹服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的450余篇SCI论文写作能力!目前,全国众志成城抗击病魔,我希望全国医药卫生工作人员,尤其是奋战在抗击病魔一线的医护人员: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和健康,以更健康的体魄,更饱满的热情,更昂扬的斗志,争取为人民卫生工作,为当前复杂严峻的抗击病魔持久战作出更大的贡献!
顺便再说一句,也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建议:我们的医药卫生工作人员,包括我们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千万要注意劳逸结合,注意工作的综合平衡,抗击病魔是首要工作,但是自己的身体也要保护好,其他次要一点的事情,包括写论文发表论文等等,就算是要写SCI论文发表SCI论文,也可以暂时放一放,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多聚焦到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最紧迫的最重要的抗击病魔战斗工作中去吧!注释:高福,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主持中心全面工作,负责国际与海外事务、传染病防控工作。分管:办公室、外事处(港澳台办公室)、全球公共卫生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1983年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1986年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英国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哈佛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2004年任英国牛津大学讲师、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4-2008年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长。2008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至今任牛津大学客座教授。2011年4月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2017年7月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科研:高福研究员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微生物跨种间传播机制与分子免疫学,主要从事T细胞识别、流感病毒等囊膜病毒侵入的分子机制、禽流感等动物源性病原跨种间传播的机制研究等。在Nature, Nature Medicine, 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Scienc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Lancet, PNAS-USA, PLoS Medicine, PLoS Pathogens, Journal of Immunology, Journal of Virology,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等在内的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450余篇。任国际抗病毒联盟(ICAV)执委会委员;任《科学通报》杂志主编;任《Protein & Cell》、《生物工程学报》杂志副主编,《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杂志常务编委,《Journal of General Virology》、《Vector-borne and Zoonotic Diseases》、《Emerging Microbes and Infections》、《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Zoonoses and Public Health》杂志编委(高福个人简介摘选自中国疾控中心网站:WWW.CHINACDC.CN)。
70后,航空出身,ICT从业,从技术到战略和投资。曾在海尔、住友、某军工集团负责战略(战略规划主管),对电子信息、信息安全、面向2050信息化及国家安全,有所研判。
[联系作者,进交流群]
▼
华新语的微信
每周的,线下答疑
时间:每个周六,固定。
上午:10:00-12:00。
下午:14:00-17:00。
地点:上海图书馆(徐汇区)。
坐标:淮海中路 1555号。
详情:加华新语微信咨询。
每周,答读者疑问
内忧外患的大厦
郎朗混血妻现象
折叠华为背后
女首富(西游记“唐僧”爱人)的“数额巨大”官司
我们媒体与朝鲜的差距
新《哪吒》背后的巨手
不起眼!但事关重大!个人破产制度!
美国的崛起,孙宇晨的“成功”
看懂当初4万亿,看清中美交锋!
贝聿铭是哪个民族的榜样?
孟晚舟的情况,取决于任正非的选择
“步长制药丑闻”的三种解读!
朱镕基见清华经管院顾委会委员,一位美国风险投资家值得注意
京东,让人想起东京!
黑洞,是硬造的神话!
斯里兰卡遭殃,目的是破坏我战略计划!
美国加拿大的转基因大豆菜籽油,印度孟加拉的鸦片!
冯导演的鳄鱼泪
地方债19万亿:大国的烦恼!
不识梅地亚,不见大东亚!
阿毒鼓:涉藏涉独华人当选加拿大学生会主席!
大国谈判,要学抗美援朝精神!
恶毒的粉红战略:刷屏的佩奇
[欢迎关注]
▼
世界新语
World New Voice
时政观察 社会评论 旧史新解 文艺杂话
专栏作者:华新语 边芹 张文木
[关注公众号,读精选文章]